各有關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近期發布了文物聯合基金項目申報指南,文物聯合基金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國家文物局共同設立,旨在基于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采用多學科會聚、多工具融合的交叉科學研究手段,著力解決考古和文物保護利用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推動文物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為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025年度文物聯合基金將圍繞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迫切需求,聚焦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考古技術與方法、文物病害機理與診斷、文物保護技術與材料、文物活化利用等核心領域,以重點支持項目的形式予以資助,資助期限為4年,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為200萬元/項。本年度資助研究方向如下:
(一)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
1.東亞萬年來人群和農業的協同擴散及交流機制研究
2.東亞起源關鍵家畜的古基因組學研究
3.中原地區早期城市人口結構與管理模式研究
4.蒙古高原多元生業與早期文明演進研究
5.青藏高原史前人群極端環境適應過程研究
(二)考古技術與方法。
6.能量分辨高精度釋光定年方法
7.考古遺址形成過程的高時空分辨率重建方法
8.氨基酸單體氮同位素分餾機制研究
9.公里級空間分辨率Sr-U同位素示蹤研究
10.面向考古動物遺存物種精準鑒定的蛋白質組學研究
(三)文物病害機理與診斷。
11.木結構古建筑損傷演化及穩定承載機制研究
12.古建筑木結構殘損構件力學性能評估方法
13.砂巖石窟頂板裂隙演化與失穩機制研究
14.低氧富硫環境出土青銅文物腐蝕機理研究
15.有機質文物劣化機理與量化評估方法
(四)文物保護技術與材料。
16.露天大理巖質文物表層風化治理技術
17.潮濕環境土遺址軟覆蓋保護機制研究
18.環境自適應型有機質文物防霉新材料
19.文物保護可控膠接材料設計制備及構效機理研究
20.文物保護粘接材料服役安全評估方法
(五)文物活化利用。
21.大型淺浮雕文物數字化誤差控制與紋理表達關鍵技術
22.古代壁畫虛擬復原關鍵技術
23.文物本體自適應模型構建方法
24.面向文物大模型的數據集構建方法
25.古代服飾高精度數字化重現技術
本項目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總數2項的范圍,實行無紙化申請,科研部受理截止時間為2025年7月18日,請有意申報的老師認真閱讀項目指南,根據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上報有關材料。
具體詳情參見基金委網站: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5003.htm
科研部
2025年6月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