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講座本學期第一場報告會在東區理化大樓西三報告廳舉行,省委黨校(安徽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雙聘教師裴曉鵬教授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報告會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劉立主持。

裴曉鵬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三個方面展開闡述。他指出,高質量發展即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黨的二十大報告把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凸顯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期要堅持“四個必須”要求,做到準確理解并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裴曉鵬全面分析了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他強調,新發展格局“新”在以內為主、內外互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他使用數據和實例分析了新時期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系統闡述了新發展格局的主線、戰略基點和重要支撐。他指出,要堅決貫徹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打通經濟發展的淤點堵點,激發整體效應。
裴曉鵬深刻闡發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五大戰略舉措: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支持保障、形成基礎、必然要求、必要條件和重要支撐。他結合安徽省發展現狀,提出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的“五個發力”,并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要強化責任擔當,不折不扣抓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落實,靠實干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劉立在總結發言中指出,裴曉鵬教授緊密結合國家和我省發展實際,深入闡述高質量發展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意義,詳細解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刻邏輯和實踐要求,既有宏大視野的思考,又有具體維度的闡釋,對于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從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我校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講座,作為“形勢與政策”課的主要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學院)